作家孙甘露人民日报撰文谈创作《千里江山图》:暴风雨中的微笑

作家孙甘露人民日报撰文谈创作《千里江山图》:暴风雨中的微笑

hyde12345 2025-07-04 中式家装 2 次浏览 0个评论

苏俄文学对一代中国作家的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它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那个年代的年轻作家,比如王蒙先生,他早年的《青春万岁》,七八十年代的恣意汪洋的叙事风格,接续和贯通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成长。少年布尔什维克的形象,他的自由、变化丰富的文体,对刚开始文学创作的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影响,包括像我这样喜爱苏俄文学的50年代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年轻人。

从诗歌这个方面看,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等的译作,和小说、戏剧、绘画、电影一起勾画出一幅理想高蹈、艰苦而浪漫的时代画卷,当然,这幅画面中也布满了流血和牺牲。这中间,涅克拉索夫的诗歌以特殊的印记保存在我青少年时代的阅读记忆中。间隔了大约半个世纪,在创作小说《千里江山图》这一描绘中国共产党革命者的故事时,我个人关于那个时代的想象,90多年前中国革命者的生平事迹,那个时代的精神氛围,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中无数先烈舍生忘死的奋斗经历,忽然被这样的诗句照亮:“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正如今天大部分人所熟知的,那一代革命者,正是沐浴着那个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投身到追寻理想的事业中去。《千里江山图》中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形象,正是寄寓在这样的时代画卷中,建立在这样的思想背景和精神来源上,而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选择,在今天依然是令人深思的。小说中尽量详尽的环境描写,正是试图为人物的行为找到真实的依据。

这段特殊时期的地下斗争的历史,本身就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从创作的准备阶段开始,我就没有把它简单地当做谍战小说来考虑。更多的是从那个时期的社会环境、思潮思想、人物关系、斗争方式着手,探索地下工作者实际的生存状况和现实处境,力图真实还原那个艰苦卓绝的时代环境,同时从环境中提炼出故事的线索和人物行为的依据,而非仅仅为满足类型小说的叙事方式而设计故事走向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和转折。以此印证: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在叙事方式和艺术规律中找到想象和真实的统一。

当然,谍战小说作为类型小说的独特类型,在当代中外文学中提供了观察时代、观察人性的特殊的通道,它为探索剧烈动荡的时代中,各种人物的命运和选择,人性的幽微之处,动机之复杂多变,命运的跌宕起伏,提供了与读者的日常经验殊异的观察角度甚至极端的观察场景,也为探索那个特殊年代的幽暗之处打开了想象空间。

而我个人对类型小说的阅读兴趣,也不是建立在严格的分类之上,而是把谍战小说和侦探小说、犯罪小说、冒险小说、惊悚小说等不同类型小说的叙事方式,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或者非虚构作品的叙事方法都视为叙事方式的不同方面,就对人性的解析,心理的探究,历史线索的探寻,风俗的影响以及演变,地理气候的影响,物产和器物的流通等物质或者文化上的元素更加明晰,也为更好地理解当时世界建立了有效的路径。一如技术的不断革新带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日益精细,对人心的探测依然深不见底。而且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生存方式也是千差万别,他们对人的心理上的影响日益复杂,甚至在侵略带来的战场上的毁灭性影响之外,对普通平民的囚禁和虐待也给无数人造成了终身的戕害。这给战后试图重返和平生活的普通人无尽的折磨。凡此种种,都在文学写作中构成了重要的议题。

包括谍战小说在内的类型小说,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叙事文学的宝库,它从遥远的古代人类的军事和权谋中逐渐演变而来,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繁复,也越来越丰富,和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一样,为我们了解世界,了解自身,了解未知的领域建立导引和路标。它具有迷宫的特征,为作者和读者都带来智力上的愉悦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为我们揭开日常生活的平静外表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让我们看见人生的不同面向,时时令我们反思习以为常的事物之下,言谈之下,行为之下所包含的隐秘的世界。

简单回望一下我的阅读经历,我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军走上革命道路,他的军旅生涯也给了我探究他的生命轨迹和成长道路的强烈兴趣。他从来都是把他的经历和他的战友们的经历放在一起,以一名战士的眼光观察战争。也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学作品,个人在战争中的处境,极端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战争对人的性格的塑造和对人的命运的改变,总是令我产生无限的悲悯。

同时,我对文学作品如何揭示战争对人的命运的复杂影响有着强烈的兴趣。如诸多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荷花淀》《铁道游击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安妮日记》《辛德勒名单》,这些风格各异、人物性格鲜明、笔端包含着人性光辉的书写,为世人留下了最为悲伤也最为悲壮的人类故事。既为我们揭示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普遍灾难,也表现了不同文化的创伤记忆中所包含的特殊的伤痛。这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汇聚成的共同记忆,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观众中唤起同样的悲悯和反思。这些作品,或者对这些不幸遭遇的记述,不断地令我们深思写作的意义,令我们探究在世界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我们对那些不义和不公抱有长久的警惕。

(作者为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作家孙甘露人民日报撰文谈创作《千里江山图》:暴风雨中的微笑》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