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四部门详解育儿补贴制度

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四部门详解育儿补贴制度

hyde12345 2025-07-30 装修心得 3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2025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向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介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专门部署,强调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放育儿补贴。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广泛调研,深入论证,总结地方育儿补贴的实践经验,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考虑了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同时也参考了国外的做法,研究提出育儿补贴制度的建议方案。” 郭燕红介绍,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申领人是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者其他监护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申请。育儿补贴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者个人收入。

为何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由谁来领?补贴标准如何确定?

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四部门详解育儿补贴制度

关于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主要考虑是,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家庭养育特别需要支持的重要时期。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生育支持,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育儿补贴制度覆盖3岁以前的婴幼儿养育阶段。”

郭燕红介绍,育儿补贴不分城乡、民族、区域,也不分一孩、二孩或者三孩,实现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婴幼儿能够平等享受补贴的待遇。

2025年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享受补贴?王海东介绍,根据《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同时,育儿补贴的发放对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这部分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也是发放到年满3周岁。也就是说,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婴幼儿,都可以领取育儿补贴。

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四部门详解育儿补贴制度

关于谁来领?王海东介绍,育儿补贴申领以家庭为单位,由申领家庭确定1名申领人,应当是婴幼儿父母一方,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其他监护人。

“现阶段,国家育儿补贴的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这是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居民的养育成本和政府财力状况等多种因素,也参考了国际上育儿补贴的相关情况,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综合确定的。” 郭燕红说。

何时申领?如何申领?

“目前,我们和各地正在按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要求,抓紧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国家和各地已经完成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各地组织配备工作力量,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 王海东说。

关于如何申领,王海东介绍,育儿补贴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线上申请。同时,也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线上申领的群众,可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

为方便群众申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大数据比对校核。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最小必要”原则,让“数据多跑路”,让大家尽量少地提交材料,大家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

申领渠道方面,卫健委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大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使用手机线上便捷办理,实现育儿补贴申领“不出门、随手点、轻松办”。

补贴资金如何保障?

“目前,各级财政部门正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紧锣密鼓开展补助资金的测算和下达工作,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承载了群众的期盼,我们将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对资金申领发放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安全抵达。”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说。

郭阳介绍,按照《实施方案》部署,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实施方案》要求,育儿补贴制度实施坚持安全规范、简便易行,严格资格审核,规范发放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资金安全,有关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近期,财政部还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育儿补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监督的具体要求,细化规范资金下达流程,落实各级工作责任。两部门将对补助资金实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做好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确保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郭阳说。

对于相关优惠政策,郭阳介绍,《实施方案》规定,对按照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此前,国家出台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扣除标准为每孩每月2000元。这些政策配合育儿补贴制度,将综合发挥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的作用。

地方标准较高的还能不能发放?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的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如率先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的攀枝花市,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本地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呼和浩特市规定,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 10000 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 50000 元,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 100000 元。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后,要加强政策统筹,地方政策要规范有序衔接。” 郭燕红说,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现了全国全覆盖,同时确定了国家基础标准,也就是每孩每年3600元。对于之前没有育儿补贴政策,或者补贴范围较小,或者补贴标准低于国家的,要按国家补贴的范围和基础标准统一实施,实现政策均等化覆盖,体现政策的公平性。

“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制度有序衔接。在此过程中,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地方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郭燕红介绍。

此外,郭燕红表示,《实施方案》明确,各省份在地市级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地区差异较小的省份也可以在本省份内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也就是说,育儿补贴政策要至少在地市级层面进行统筹。提高政策的统筹层次,有利于避免政策碎片化,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育保险制度如何支持生育政策?

“截至2025年6月,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2.53亿人。” 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负责人刘娟介绍,通过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发放生育津贴,使女职工在生育产假期间获得基本保障。生育医疗费用实现了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的全周期保障。生育津贴作为参保女职工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支付,保障产假期间的生活费用,也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十四五”期间参保人累计享受各项生育保险待遇9614万人次,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

此外,刘娟表示,国家医保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2024年已有超100万人次享受待遇,助力万千家庭圆了“生育梦”。部分省份将分娩镇痛纳入报销,为孕产妇减负又减痛。同时,加快新生儿护理、“亲情陪产”等价格项目立项,促进儿科产科优化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对生育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在优化管理服务方面,刘娟介绍,国家医保局优化“出生一件事”,探索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加基本医保,实现“出生即参、待遇即享”。进一步减环节、简材料、压时限,实现生育津贴审核支付10个工作日内办结。积极推动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让参保人在生育期间第一时间得到经济支持,目前全国超六成的统筹地区已经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如何破解女性职工“带娃难”?

“破解‘带娃难’,全国总工会助力推动用人单位办托和人才培养。” 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刘红梅介绍,在用人单位办托方面,2022-2024年,全国总工会联合国家卫健委连续三年开展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推荐申报,累计下拨2250万元,补助300家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

刘红梅介绍,今年,全国总工会对推动用人单位办托进行专门部署,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办托。在经费支持方面,明确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子女普惠托育服务所需的有关支出,可按规定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用人单位工会经费可适当补充。在托育服务人才培养方面,2024年,全国总工会联合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等举办了托育职业技能竞赛。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下旬举办,助力提升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规范。

在强化女职工生育相关权益维护方面,刘红梅介绍,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工会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其中包括女职工在就业、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权益维护情况。2021年,全国总工会参与了由人社部牵头、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开展的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国8.6万家用人单位的女职工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同时,全国总工会加强源头参与,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区)出台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对女职工生育产假、“四期”保护等作出了细化规定。

此外,全国总工会着力于营造“暖环境”,联合人社部、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推动用人单位落实理念态度、职业发展、生育保护、照护支持、工作安排、职业健康等“六个友好”标准,发布100个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典型案例。同时,推动各级工会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组织“会聚良缘”职工交友联谊活动,建设女职工休息哺乳室,促进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四部门详解育儿补贴制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